上个世纪,学界曾流行过一种理论,叫“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这个理论又叫语言决定论,主要内容是说语言决定了思维。也就是你的母语决定了你如何思维。有个博客作家牛津才子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我们汉语中有“万岁”这样的词汇,所以我们中国人生来就是只配作奴才,所以要摆脱做奴才的命运就是要换一种语言,例如,牛津才子本是四川人,因此他原本叫四川奴才,后来他去了一趟纽约,学会了英语,他自认为他的英语已经炉火纯青,完全可以冒充一个假洋鬼子了,于是他改了名字,叫牛津才子。这样他就自由了。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认为,西方的思维是线性的,因此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因此导致了科学和民主,而汉语是兜圈性的,因此没有逻辑。牛津才子认为,他的中文一塌糊涂,是因为他一使用中文,他的头就进了水,逻辑立马混乱,而他一使用英文,就像喝了Starbucks coffee,他的逻辑立马就清晰。
这套理论如果只是为了像牛津才子一类的人而设倒也给这个平淡的世界添加一些乐趣,但是,恐怕这理论不会只停留在牛津才子那里。他有一天把这套理论兜售到专制政权那里,独裁者会很毫不犹豫笑纳。原来我们实行专制是中国人的必然命运,哪天你还在使用汉语,哪天你就得乖乖做奴才。牛津才子进而可以学而优则仕也,问他为什么要效力于专制政权,他回答,这是汉语使用的必然结果。
当然,这套理论已经被人们批得体无完肤,简单地说,这是一套种族歧视的理论。你西方人优越,因为你有一套天生的好的语言,我们东方人只配做奴隶,因为汉语早已注定了我们只能做奴隶。牛津才子你学英文,或为了混口饭吃,或为了了解西方世界,或为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这些都是很崇高的,但是你学英文只是为了舔西方人的屁股,这就难怪你不生痔疮了。
The Oxford Guy(牛津才子新浪) 语录:"我们中国人很不幸投胎到一个非英语国家里。自从诞生那一刻起,我们的哭啼声也已经暗含不逻辑成分!除了悲哀,没有其他什么可以弥补的。"
“我们的文字,多半具有奴性成分。万岁,叩头等!所以,我们的血脉里已经注入了奴性。”
I believe
he